鲁迅 上野公园,鲁迅的上野公园的樱花原文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一段是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的开头一段,至今读来很有感受。

最近在看有关早期中国留学生的文章,看到了介绍鲁迅先生当时留学日本的一些情况,让我对鲁迅先生在东京留学时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由此联想到了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一文。鲁迅先生原来在东京都文京区西片一丁目居住过,当时一起住得还有他的弟弟周作人等朋友5人。鲁迅先生和朋友当时借的房子是一户建,2层楼,距离东京大学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1、藤野先生赏析

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师一一藤野先生学习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革命;从而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革命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底。

艺术手法在描写人物方面,作者运用了白描手法。如写藤野先生时,无论写他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习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开仙台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2、在仙台,最让鲁迅感动的是什么

在仙台,最让鲁迅感动的是1、藤野先生不在乎鲁迅是中国人,依旧很关心他。在异国他乡,能遇到这样一位恩师,实属不易,尤其当时中国还是受压迫中。2、藤野先生对他很好、很热情、也很有责任心。例如:帮鲁迅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他的解剖实习,对于一个身处异国他乡的学子来说怎么不感动?3、藤野先生是个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人。

3、关于鲁迅先生形象的诗句

1.描写鲁迅形象的句子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但精神很好;再写头发,精神抖擞地直竖着;最后写隶体一字似的胡须,这也是先生的特征。这一次的描写是形神兼备的,第三次,作者已经意识到站在眼前的是鲁迅先生,由于意外,所以惊异,满怀感情地注视他,仔细看了先生的面孔、头发、长衫和烟嘴,这一次的描写犹如特写镜头。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突出了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