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获悉,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将与桂林市象山区人民政府联合携手天目地学博物空间项目,点亮象山地学旅游核心特色。该院作为本次会议论坛的协办单位之一,负责人表示:将以做好会议论坛服务工作为契机,深入挖掘和利用桂林优势地质资源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继续讲好地球故事,讲好山水故事,助力旅游可持续高品质发展,推动桂林,特别是象山区的地学旅游和科学普及工作。
据悉,该院于1988年开展旅游地质调查,是全国首先开展旅游地质调查项目的单位之一,为桂林地学旅游资源提供了夯实基础。多年来该院作为广西地质遗迹以及旅游地质调查与评价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在服务推进广西各大地质公园建设及地学科普工作,推动我区地质文化旅游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旅游开发的开发流程是什么?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大体流程:1、了解土地情况。如土地用地性质等,如果投资商准备开发500亩,投资商就要了解这500亩之内有多少是林地,多少村民承包地等等。2、沟通开发事宜。(1)根据土地不同情况找到土地的使用者或拥有者,比如村民委员会、个人、承包人等,与之沟通,征询他们的意见,看是否能够发展旅游业。(2)土地使用者或土地所有者同意开发的,需与相关人员签订意向协议。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签署书面协议并加盖政府公章;如果你不同意,那么事情就不能继续了。(3)与县级旅游相关部门沟通,征得县级领导同意,达成初步协议,完成首关流程。这样项目开发得到村民和政府的认可,开发商对开发项目做可行性研究报告。3、填写立项申请。携带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签署的土地意向协议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到发改委提出申请,并填写项目申请表。
2、地质公园概述本节主要概述了地质公园的产生、发展现状,明确了地质公园的基本定义,并探讨了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让人们对地质公园的产生、现状以及地质公园的未来发展,产生一个清晰的轮廓,从而系统地了解地质公园。我国关于地质旅游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南京大学的夏树芳(1988),在其著作《地质旅行》中对地质旅游的目的概括出8个方面:了解沿途地貌特征;了解沿途地层年代;了解山川的来龙去脉;了解沿途矿产资源情况;注意生物和人类的活动与矿床的关系;了解沿途经济地理与地质的关系;了解风景名胜与地质的关系以及文物考古资料;了解地质事件。
3、加强地质遗迹保护规范地质公园建设促进地方旅游事业发展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遗迹保护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地质环境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职责。多年来,省国土资源厅根据黑龙江省地质遗迹的特点,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的方针,积极推进地质公园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地质公园建设是保护地质遗迹和促进地方旅游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加强地质遗迹保护,推进地质公园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
目前,全省已建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5处,省级地质公园17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世界、国家、省三级地质公园管理体系,为黑龙江省旅游事业发展开拓了新的景点。同时将地学科普知识、融于观光游乐之中,使过去传统的旅游解说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多年来,省国土资源厅加强沟通,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强化对地质公园保护设施、科普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